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zhòu chū yún tián yè jí má
昼出耘田夜绩麻,
cūn zhuāng ér nǚ gè dāng jiā
村庄儿女各当家。
tóng sūn wèi jiě gòng gēng zhī
童孙未解供耕织,
yě bàng sāng yīn xué zhòng guā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字词注释
昼:白天。
耘田:为田锄草。
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
当家:管理家事,撑持门户。
童孙:小孙子,这里指儿童。
未解:不知道,不懂。
供:担任,承担,参加。
傍:靠近。
桑阴:桑树的树荫。
诗词译文
白天去给田里锄草,夜晚还要搓捻绩麻,农村的男男女女都要各自为家操劳。小孩子虽然还不懂得耕田纺织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也在桑树荫下学习种瓜。
特色赏析
在《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不少直接描写农事活动的作品,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十一首,描绘了初夏时节乡村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前两句写成年人的辛劳:白天耕田,夜晚绩麻,当家主事的勤恳和不易尽在其中。后两句写未成年的儿童最为精彩:就连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也在模仿大人学种瓜。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童孙学种瓜有两点意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以此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全诗语言通俗,文笔清新,描写细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田园诗韵味,意趣横生。
故事传说
范成大改诗
有一次,范成大写了一首《夔州竹枝歌》:“白头老媪簪彩花,黑头女娘双髻丫。撇下儿啼上山去,采桑已毕当采茶。”谁知几位夔州的朋友看后说这诗写得不真实。
朋友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他们那里的老妇人为讨吉利,从不戴彩花,都是戴红花;二是他们那里的乡下女人一般都梳三髻,只有城里女人才梳双髻、单髻;三是他们那里的妇人上山采桑都是把孩子背在身上;四是他们那里往往是采桑还没结束就已开始采茶了,否则头期茶就老了。
范成大大为汗颜,在亲赴夔州采风之后,将原诗改为:“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既切合夔州风土人情,又真实生动。
拓展延伸
田园生活的另一面
田园生活并不总是欢乐祥和的,有时也免不了辛酸。范成大的这组诗也有反映这一方面。如其中一首:
采菱辛苦废犁锄,
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
近来湖面亦收租。
这表明诗人在创作时,并不是站在隐逸者的立场,一味歌颂田园生活的安逸舒适,而是深入现实,真切地感受农村生活。这也是范成大与其他田园诗人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