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百科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三次科技革命介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0 10:22:47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标志:

第一次 - 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第二次 -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三次 -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

领先国家:

第一次 - 英国。

第二次 - 美国、德国。

第三次 - 美国。

主要成就:

第一次

(1)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

(2)交通运输业: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斯蒂芬森研制成第一辆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1825年他研制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3)冶金、采矿业: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做动力。

第二次

(1)电的发明与应用:伏打电堆、发电机、电动机、电话、无线电报、电灯等。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应用: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第三次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石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

进入时代:

第一次 - “蒸汽时代”。

第二次 - “电气时代”“钢铁时代”。第三次 - 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第一次 -汽船(轮船)、火车。

第二次 - 汽车。

第三次 - 飞机。

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进程相对缓慢。

(2)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主要侧重于轻工业部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科技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有些国家(日、俄)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

(3)成就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第三科技革命:

(1)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加大,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2)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对世界格局:

第一次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 - 英国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三次 -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

对社会生活:

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

(1)积极: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电力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2)消极:工业污染加重,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市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犯罪活动猖獗。(1)积极:实现了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网上营销、网上行政、网上教育等。

(2)消极:一些网络垃圾信息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社会治安,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的弱化。

对中国:

第一次

(1)政治: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近代工业产生,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第二次

(1)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中国的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列强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沉重打击。

(3)思想: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维新变法运动,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政治制度。

第三次

(1)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较低,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3)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