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或许会不一样,但最后你修成的都是来自于对自己的自问,更多的时候你需要常观本心——此心何求?
01
这让我想到刚入道时,家师对我的警告,他说:“一个人可以有才,但不可以无德。自古至今,才高八斗者可谓多矣,其或逢忧患,或遭坎坷甚至早夭殒命。”
有才是好事,但不能以此为能、与人逞文好斗,说好听点叫增进学术造诣,说难听点就是执着于一端,这对人生修行,是极为不利的。
02
当一个人在少年时就负了盛名,再加上周遭人的赞赏,容易飘飘欲仙,这种被人吹捧的满足感会使人丧失理智,然后便开始自封神位,慢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就是所谓的“妄自尊大”。
当然,妄自尊大也需要本钱,而妄自尊大之人的本钱,多半是才华和专业的学识,因为比别人懂得多,所以觉得自己的才是对的,这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妄自尊大之人通常眼光高,处处充满对别人的轻视,无法博采众长,因而较为狭隘。也许,其学术功底深厚,且通常对某些事情有独特的见解,但孤傲不群,这种现象在学术界是很常见的。
03
只不过,今日不论学术,只论人生修行,孤傲不群会让修行进入某个瓶颈和死胡同。实际上,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即无法以圆融的态度对待身边发生的事情。
一般人都具有排他性,特别是观点、信仰、看问题的角度与别人有所不同时,都会极力证明自己,而对他人则表现出不认同。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固执己见,无形中屏蔽了各种不同的见解,无法使自己得到进一步提升。
因此,固执之人大多没有太多进步,只会在原地打转甚至越来越固执。岂不闻:道在低处。这个世界是由多样性统一而成的整体,承认多样性是修行的前提,可以避免走入修行的误区。
04
对于修行人来说,我们该做的也许不是分别你我,而是尽量做到取长补短,因为一切修行都无法脱离于心,所有修行最终都归于心,“致虚守静”,使心一尘不染,然后方可通于神明、接近大道。
因而,大道不靠修,而是靠悟。
老子说“和而不同”,思想脱离不开由现实提炼的属性,各种思想和文化的产生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价值。时会变,所以不要强求和执着于任何一种固定的模式和观念。
05
庄子以“心斋”、“坐忘”之法悟道,就是扫除心尘获得清净,清净则道生,而且几乎所有修行法门都会求内心清净。
然而,清净二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清净与处所无关,只与内心相连,世间最难驾驭的就是心,无论静坐也好,存思也罢,其目的就是遏制心念,念头一动,欲望即生。
因而,真正的清净,只是止住妄念,使身心驻留在当下。因而,即使身在闹市,若能守心,也胜过心猿意马的枯坐;即使身在清净地,不能驾驭心念,也难以悟道。
内心清净的人往往是和蔼的,眼眸是清澈明亮的,精气神很足,总是面带微笑,遇事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对任何人、任何事毫无分别之心,均能从容以对,不生气、不愤恨、不悲伤、不忧愁、不执著,能做到真正的随缘。
06
活在每一个当下,不是没有目标,而是设定了目标之后放下了目标。其恬淡自然、为而不争、守柔守弱,得时淡然,失时坦然,毫无动心之感。若能达到这种状态,也许就是悟道之人。
修行,所持守的是中道。因为我们还是人,所以不可能绝离吉凶。大部分人认为,修行就是为善去恶、积功累德,剔除身上所有的而行、邪念,如此一来便能接近大道。
其实,在我看来,行善积德,可以积累福报,使自己及子孙后代福泽绵绵,但绝非大道。
《易经》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那终极的大道本身就是由阴阳组成的,阴与阳,一正一邪,一善一恶,相互对立统一。若欲修行悟道,则不可偏重一极,否则便离道越来越远。
07
真正的修行,是持守中道。
梁冬在讲《庄子》时说:“当我们产生一个善念时,也同时埋下了一颗恶的种子。”初次听此言,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的理念里,修行就是行善积德。而今日看来,也许行善积德还仅停留在人道层面,毕竟离大道尚远。
任何人的修行,善行与磨难都是并驾齐驱的,这并非善无善报,而是我们执着于小成,而大道则无关乎善恶,是阴阳两极的动态平衡,在万物之中不偏不倚,若偏向一极,则立刻被其对立面加以平衡。
08
因而,从人道层面讲,行善积德可积累福报,但福报越大则坎坷越大,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我们关注的是福报本身,而非大道。
大道是超越吉凶祸福的,庄子可以“逍遥”游世,老子可以“路行不遇兕虎”、“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这便是真正的无为,是大道。
无善无恶、无吉无凶、无福无祸,善念不生、恶念不起,化而为一,反本还元,归于空无。也许,这就是修行的最终境界: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