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在燕山南麓天津市蓟县城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建筑之一。

一、历史
寺得名之说不一,有说唐安禄山在此起兵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遂以此命寺名;也有说寺北有独乐水故名。

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重建。后经明清几代彩绘重修。山门上的匾额书有“独乐寺”三字,相传是明代严嵩手笔。

二、山门
山门屋顶为五脊四坡形,古称四阿大顶。出檐深远曲缓,檐角如飞翼,瓦顶正脊西端有鸱吻,形象生动优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山门内的门道,站立两尊威武的金刚哼哈二将,山墙均有彩绘。

三、观音阁
寺内观音阁是一座庞大的三层大阁,通高23m,面阔五间,其突出特点是斗拱结构,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共用斗拱24种,建筑手法高超,历经28次地震至今仍然屹立,是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

阁中央置有一尊辽代泥塑观音大菩萨像,从底层须弥坛,穿过两层空井,直达藻井,通高16.7m,是国内少有的大泥塑之一。

四、壁画
1972年1月,在阁下层四壁剥出明代重描前人壁画,主题是十六罗汉立像和三头六臂、四臂天王像,间绘山林云水和风俗题材画,是古代绘画的珍品。清代还在寺前增建了照壁,寺东建有行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