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陆续出台,各级政府执行的力度逐步加大,一些肉鸭养殖区被规定为禁养和限养区,从而出现新的肉鸭养殖区域。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养鸭的规模和投资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新建肉鸭场差不多单舍饲养量超过10 000羽,投资动辄超过百万。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投资者和饲养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帮助这些鸭场降低风险,现将肉鸭养殖中关键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密度设计
养殖棚舍一旦建好,其养殖量就基本确定,不要随意增加养殖量。养殖密度的过度增大不但造成通风不良,还会增大疫病风险。合理的饲养密度应根据育雏舍构造、饲养设备、通风情况、管理水平及当时的天气状况等条件来决定。如笼养比网养模式密度大,网养模式的养殖密度比地面平养的大[1];保温和通风等条件好的棚舍内养殖密度可大些,饲料营养水平特别是维生素类水平高时密度可大些。三种育雏方式的饲养密度见表1。要适时进行分群,弱雏单独饲养,精心护理,以减少残次鸭数量。
2 通风调温
温度和通风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境要素,同时又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矛盾体。在育雏最初几天,保温重于通风。当外界温度较低时,通风会使舍内温度难以控制,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通风,要注意通风方法。最为普遍的办法是通过加温适当提高舍内温度后再通风。也可以在中午天气暖和时打开部分高处的窗户,利用舍内外温度差进行适当通风。育雏前2 d,因为鸭新陈代谢缓慢,可不通风。
雏鸭饮水时溅水多,雏鸭舍潮湿,粪便与垫料混合后会分解发酵,产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不注意通风,污浊空气及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将严重影响雏鸭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会使雏鸭中毒或感染其他疾病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死伤。潮湿的环境还会给霉菌和球虫卵囊提供生长发育的机会,加大霉菌病和球虫病的发病几率[2]。
通风是否适宜,除通过专用仪器测定舍内二氧化碳、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来判定外,主要靠饲养者自身进入育雏舍内的感觉来判定,如感觉不刺眼鼻,不觉闷气,则说明空气质量较好;如雏鸭表现惊恐不安,行为迟缓,羽毛污秽零乱,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夹杂有啰音或咳喘时,则说明舍内空气有问题,鸭群健康已受到污浊的环境严重危害,养殖人员要赶快加强通风来改善目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3]。
温度与通风通常是不可分割的矛盾体。通风必然会造成温度降低,尤其是体感温度。通风时要考虑换气的重要性,又要避免温差过大引起感冒;保温时既要保持温度的稳定,又要满足肉鸭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这一矛盾的解决方法不是固定的,要根据鸭舍条件、天气、鸭群体质等诸多因素设计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 空气湿度控制
育雏第1周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0%,第2周相对湿度控制在60%,第3周以后保持在55%为宜。育雏开始时与雏鸭出孵时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还要考虑加温对湿度的影响,因为当保温热源开启后,空气被加热,空气中水分就会减少;湿度随之降低,空气变得干燥,对鸭群不利。因此,在最初几天可通过温热水喷雾的方法加湿。
育雏2~3 d后,雏鸭饮水量快速增加,排粪增多而湿,呼吸也加快,呼出水分增多,因此,不需要再考虑加湿的问题,反而要注意防止湿度过大,保持舍内干燥。此时,可勤清除粪便,勤换勤添垫料,保持良好的通风。为防止鸭子饮水时过度撒水和洗澡,可在饮水器和水盆上盖铁丝网,让雏鸭只能头颈通过而其他部位不能进入。饮水器和水盆应放置在离地网上,离地网下面设有与舍外排水系统相通的排水良好的沟;或在饮水器和水盆周围设有排水良好、不妨碍雏鸭行走的浅水沟或漏缝水沟。
4 光照控制
光照时间:第一周龄24 h,有时故意熄灯半小时,以利于雏鸭适应突然停电的影响。第二周龄23 h,第三周龄至出栏22 h。如果用红外线灯泡保温时,可不另加照明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光照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在育雏期0~3日龄,光照强度40~60 W灯泡/20 m2。4日龄至出栏光照强度采用15~20 W灯泡/20 m2。
5 疾病防控
肉鸭虽然饲养周期短,但是疾病风险却很大,一旦控制不好,轻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严重者可能全军覆没,特别是三大常发病:鸭传染性肝炎、鸭疫里默氏菌病、感冒[4]。
肉鸭养殖除了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外,制定并实施因地制宜的防疫程序尤为重要。以下免疫程序可供参考:3日龄,鸭病毒性肝炎精制抗体,颈背部皮下注射,0.5 mL/羽;7日龄,禽流感H5滅活苗、新城疫-H9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混合肌肉注射[5];10日龄,鸭病毒性肝炎抗体精制抗体,颈背部皮下注射,0.8 mL/羽。
在疾病防控方面,首先肉鸭养殖者要有“七分管理、二分预防、一分治疗”的意识,把精力放在饲养管理上;其次,对禽流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等常发病做好预防;再者,就是细致观察鸭群,早发现、早治疗,把损失降到最低。